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孙升云[1] 林斌[1] 冯伟峰[1] 申贝贝[1]
机构地区:[1]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广州510632
出 处:《陕西中医》2009年第6期699-700,共2页Shaanxi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7005956);广东省建设中医药强省课题(2007356)
摘 要:目的:探讨中医脾肾相关理论的发生及其意义。方法:总结历代医家对脾与肾两脏的关系的论述。结论:历代医家对脾肾相关理论始于《内经》,后经《伤寒论》发挥;在隋唐、宋金元时期得到发展,至明清成熟,近现代已成为完备的理论。
分 类 号:R223.11[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R2-03[医药卫生—中医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