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善意的空间:让批评在不断的自我转型与调适中进步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吴义勤[1] 

机构地区:[1]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出  处:《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3-4,共2页Journal of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文学制度改革与中国新时期文学"(08JA751027)

摘  要:近些年来,文学批评一直饱受诟病,批评的形势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严峻。正如没有十全十美的文学一样,也不可能有十全十美的文学批评,我们需要从关于文学以及文学批评的虚幻乌托邦中走出来,才可能更为理性、更为客观地面对今天的文学批评。正是从这样的认识出发,我们组织本学科博士生对当下的文学批评进行了深入而严肃的讨论。这里既有对于当下整体批评状态的判断,又有对各种批评问题的分析。我们并不急于简单地对各种批评现象盖棺论定,而是试图从学理层面讨论其背后的深层机制。比如对于"酷评",我们既对其正面的价值进行了肯定,又对其危害性进行了剖析,更从文学史、社会心理和制度层面揭示了"酷评"的发生机制与心理机制,这显然比简单的是非评判更有意义。

关 键 词:文学批评 善意 批评问题 心理机制 社会心理 乌托邦 博士生 文学史 

分 类 号:I06[文学—文学理论] D923[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