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征大于实际——浅析20世纪80年代中国现代美术的局限性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谢恒星[1] 

机构地区:[1]广东韩山师范学院

出  处:《美术观察》2009年第7期114-114,共1页Art Observation

摘  要:渐渐远去的20世纪80年代,对中国现代美术的发展而言,其影响是难以磨灭的。近年来,这种影响已经超越了艺术圈,而受到外界越来越多的关注,这个时期的艺术作品不仅在艺术市场中受到了追捧,相关的美术回顾展览也吸引了大量观众。有些评论家对此的评价,更是达到了一个难以企及的高度,批评家张蔷对展览就这样评价道:“它对中国青年美术创作的深远影响为举办者所始料不及,它像一个标杆,竖立于中国向现代化进军的美术起点上,它像一篇宣言,预示了现代艺术的流向;它又像一面旗帜,启迪着青年艺术家们施展才华。”这样的欣赏程度,已经具有了一些神化的意味。

关 键 词:20世纪80年代 中国现代美术 局限性 象征 艺术市场 中国青年 艺术作品 美术创作 

分 类 号:J205[艺术—美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