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性文论现象形成的知识社会学研究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海艳[1] 詹艾斌[1] 

机构地区:[1]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西南昌330022

出  处:《内蒙古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141-145,共5页Inner Mongolia Social Sciences

基  金:江西省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现代性价值的诉求:从主体性文论到主体间性文论"(项目批准号:06WX25)

摘  要:研究文论形态及现象的形成,方法显然是重要的。文学主体论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被提出之后不久就赫然成了一种令人瞩目的理论现象。从特定角度看,这完全可以说是一个知识社会学事件。相较于"内在理路"和社会历史研究法,运用知识社会学方法对这一理论现象的形成进行考察,能够为我们的研究带来一些新思路。在知识社会学视野之下,可以较为明显地见出主体性文论现象与1980年代哲学领域里的主体性问题讨论一道在当代中国社会思想史中的意义和价值。当然,这一理论本身也存在着诸多问题。

关 键 词:文学主体论 文学主体性理论现象的形成 方法 知识社会学研究 

分 类 号:I0[文学—文学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