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艳

作品数:22被引量:6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高校学生文学主体论文学评论教学有效写作能力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江西社会科学》《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兰州学刊》《读写月报(语文教育版)》更多>>
所获基金: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作为一项时代性工程的写作人才培养
《读写月报》2024年第27期14-18,共5页陈海艳 
江西师范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文学评论课程群建设与卓越评论人才培养”(编号:JXSDJG1726)的阶段性成果。
写作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也是文化创新的源泉。通过写作,人们可以记录历史、传承文化、表达思想、创造新的文化形态,推动社会文化的繁荣发展。写作,是通过人来推动的;于当下而言,培养写作人才是一项卓具时代性的工程。对于社会个体来...
关键词:传承文化 文化传承 重要载体 培养写作 时代性 写作能力 写作人才培养 表达思想 
新时期文学批评的方法论变革问题研究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4年第8期157-157,共1页颜敏 陈海艳 
1985年被称为“方法论年”,其形成是由多种力量推动的。其时,文学批评生态被改造,文学批评话语及话语体系有了新的建构。文学批评的方法论变革在根本意义上是新时期之初文学观念、文学批评理念变化的基本体现,它实现了批评方法从一元到...
关键词:文学批评 方法论变革 现代性价值 文学观念 批评方法 新时期之初 话语体系 主体性 
新时期文学批评的方法论变革问题研究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3期130-136,共7页颜敏 陈海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新时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话语体系建构研究”(编号:21BZW001);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当代文学批评主体性问题研究”(编号:20WX01);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新时期以来的中国文学批评生态研究”(编号:22WX12)。
在新时期以来文学批评的发展进程中,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方法论变革是一种重要的批评现象。1985年被称为“方法论年”,其形成是由多种力量推动的。其时,文学批评生态被改造,文学批评话语及话语体系有了新的建构。文学批评的方法论变革在...
关键词:方法论变革 新时期文学批评 创新发展 批评主体性 批评话语与话语体系 
“传记转向”在欧美激进1960年代的发生
《现代传记研究》2024年第1期73-86,共14页梁庆标 陈海艳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方反传记批评研究”(21BWW014)资助
20世纪末以来,“传记转向”在文史界颇受关注,第一届国际传记会议将其列为主要议题,汉密尔顿、兰德斯等学者不断予以推进。但追溯可知,欧美文史领域对传记的“再发现”实始自标举反传统、反威权的1960年代这一激进文化与政治时期,如帕...
关键词:传记转向 变革 民主 个体 历史 
需特别重视评论写作教学有效实施方式研究
《读写月报》2023年第33期24-28,共5页陈海艳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招标项目“20世纪80年代文学批评生态研究”(编号:JD17069);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新时代高校文学批评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编号:21ZD027)的阶段性成果。
文学评论写作能力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一项基本能力要求——在高中语文学习中就要求学生开展文学赏析和评论写作,然而,在当前的高等教育大众化语境中,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文学评论写作能力却普遍较为低下,这直接涉及高校学生的培养...
关键词:评论写作 培养质量 教学有效 内涵建设 高中语文学习 文学赏析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 高校学生 
当前高校文学教育教学改革三题
《读写月报》2022年第36期21-24,共4页陈海艳 詹艾斌 
江西省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的新时代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JXJG-18-2-30);江西师范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理念与实践”的阶段性成果。
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日益成为一种时代性要求,而要真正实现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诉求教育教学改革是其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在这里,我们结合学科、专业特质,简要谈谈推进高校文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几个问题。一、推进当前高校文学教...
关键词:高等教育 教学改革 专业特质 高校文学教育 有效支撑 基本点 时代性 
文学评论写作教学的思政取向
《读写月报》2020年第33期26-29,共4页陈海艳 
写作能力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素质要求和核心能力要求,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以及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等综合体现于文学评论写作之中。可以说,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水平是考察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项...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专业 语言表达能力 书面表达能力 有效促进 人才培养 能力和水平 创新思维能力 辩证思维 
文学评论写作教学有效实施方式研究诸问题被引量:1
《读写月报(语文教育版)》2019年第11期15-18,共4页陈海艳 
江西师范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文学评论课程群建设与卓越评论人才培养”(编号:JXSDJG1726)的阶段性成果
文学评论写作能力是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一项基本能力要求,然而,在当前的高等教育大众化语境中,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文学评论写作能力却普遍较为低下,这直接涉及高校学生的培养质量问题。在高校致力于进行内涵建设和教育改革的当...
关键词:培养质量 教学有效 内涵建设 中国语言文学专业 文学评论 时代语境 高校学生 发展规划纲要 
文学课程教学改革:认知前提与基本方向
《读写月报(语文教育版)》2018年第10期19-21,27,共4页陈海艳 詹艾斌 
江西师范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理念与实践”的阶段性成果
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明确了当前教育中的主导性问题,即:人才培养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此前的2...
关键词:课程教学改革 课程教学范式 
德性培育与文学课程教学新范式的可能
《读写月报(语文教育版)》2017年第10期4-7,共4页陈海艳 孙如萍 
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高校文学课程教学德性培育可行性研究”(编号:15YB011)的阶段性成果
当前,教育改革的核心是需要明确教育到底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培养人这样的根本性问题。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了这一总体要求,并明确,需要把思想政治工作纳入各级各类学校教...
关键词:文学课程 立德树人 思想政治工作 习近平 教学范式 学校教育 道德教化 当代西方社会 教育改革 道德主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