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文学批评

作品数:36被引量:1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魏宝涛赵黎波陈海艳颜敏李扬更多>>
相关机构:辽宁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学术探索》《西湖》《广东社会科学》《民族文学研究》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时期文学批评的方法论变革问题研究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4年第8期157-157,共1页颜敏 陈海艳 
1985年被称为“方法论年”,其形成是由多种力量推动的。其时,文学批评生态被改造,文学批评话语及话语体系有了新的建构。文学批评的方法论变革在根本意义上是新时期之初文学观念、文学批评理念变化的基本体现,它实现了批评方法从一元到...
关键词:文学批评 方法论变革 现代性价值 文学观念 批评方法 新时期之初 话语体系 主体性 
新时期文学批评的方法论变革问题研究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3期130-136,共7页颜敏 陈海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新时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话语体系建构研究”(编号:21BZW001);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当代文学批评主体性问题研究”(编号:20WX01);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新时期以来的中国文学批评生态研究”(编号:22WX12)。
在新时期以来文学批评的发展进程中,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方法论变革是一种重要的批评现象。1985年被称为“方法论年”,其形成是由多种力量推动的。其时,文学批评生态被改造,文学批评话语及话语体系有了新的建构。文学批评的方法论变革在...
关键词:方法论变革 新时期文学批评 创新发展 批评主体性 批评话语与话语体系 
批评的微澜或“重写文学史”的时代涌动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23年第6期19-27,共9页陈泽宇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现代文学文体理论整理汇编与研究(1902-1949)”(项准号:17ZDA274)的阶段性成果。
回望20世纪80年代的文学批评,《上海文论》1988-1989年设立的“重写文学史”专栏是一个无法回避的文学事件。“重写文学史”作为文学思潮贯穿20世纪80年代文学批评始终,终于在最后时分正式登场。新时期文学批评历经了关于题材问题的讨...
关键词:上海文论 先锋文学 文学事件 微澜 文学思潮 批评实践 伤痕文学 新时期文学批评 
文学批评的形态:由整体走向分裂——新时期文学批评的走向之一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年第8期20-22,共3页刘雪松 
黑龙江省哲学社科项目“新时期文学批评转型与走向”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8ZWE726;黑龙江省教育厅备案项目“新时期文学批评的转型与走向”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351MSYYB019;牡丹江师范学院优势特色学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DF-2017-10233-牡丹江师范学院-01-地方语言文学
从80年代至90年代以来,新时期文学批评的历史走向之一是批评形态由整体走向分裂,这种分裂具体表现为主潮批评缺席,中心批评瓦解,其实质在于共识的破裂、普遍意义的终结、价值认同的多元化。
关键词:新时期文学批评 整体 分裂 多元 
理论方法的拓展与史学意识的强化——“新时期”文学批评的研究历程与新空间被引量:1
《学术探索》2018年第9期103-109,共7页张慎 
山西大同大学博士科研启动费资助项目(2016-B-26)
"新时期"文学批评研究已有近40年的历史,经历了历史语境的转变、研究视野的拓展、研究方法的嬗变历程。从发端于"同步研究"时期的现象概评、批评家论,到中西文化的比较视野,再到历史意识的强化,广阔的文化视野与切实的历史意识逐渐深化...
关键词:“新时期” 文学批评 研究方法 文学史意识 
《文艺报》(1981—1988年)与“借鉴西方现代派”问题论争——以文献整理与研究为视角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88-93,共6页魏宝涛 王爽 
201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4BZW035);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1YJC751087)
《文艺报》与中国当代新时期文学批评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此种关联彰显出刊物本身与文学批评舆论建构与文化认同构筑的紧密关系;《文艺报》以主导姿态积极参与了新时期文学批评的相关重要理论问题讨论,以文献整理与研究视角入手,能够...
关键词:《文艺报》 新时期文学批评 文献整理与研究 媒介价值观 文化认同 
《文艺报》与“文学主体性”和“向内转”问题讨论探析——以文献整理与研究为视角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84-88,共5页魏宝涛 
201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4BZW035);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1YJC751087)
《文艺报》与中国当代新时期文学批评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此种关联吸引我们探求刊物本身与文学批评舆论建构的密切联系;《文艺报》全程参与了新时期文学批评的相关重要理论问题讨论,以文献整理与研究的视角,我们能发现《文艺报》在问...
关键词:《文艺报》 新时期文学批评 文献整理与研究 媒介价值观 文化认同 
《文艺报》与“新时期文学批评”舆论空间建构——以“舆论姿态与内容指向(1978-1980)”为视角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82-86,共5页魏宝涛 
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1YJC751087);2010年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W2010182);2010年度辽宁大学国家级项目预申报基金资助(2010LDGY15)
《文艺报》与中国当代文学批评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此种关联有助于我们梳理刊物本身与文学批评舆论建构的密切关系。在新时期文学批评舆论建构的初始阶段,《文艺报》以"批判与斗争"的舆论姿态、"回忆与期待"的内容指向彰显着主导文学...
关键词:《文艺报》 新时期文学批评 舆论建构 媒介价值观 文化认同 
《花城》与新时期文学批评的踪迹
《小说评论》2012年第6期85-91,共7页周航 
一、从当下的热点到《花城》的文学批评《花城》历来作品与批评并重(据笔者统计,从1979年创刊到2010年,《花城》共发表理论批评文章527篇),为当代批评做出了巨大贡献。比如对先锋文学的转型、后现代的兴起、大众文化的研究、第三种批...
关键词:《花城》 文学批评 新时期 当代批评 90年代以来 大众文化 2010年 作家论 
《文艺报》与新时期文学批评“主题场域”的建构——以“资料整理”作为方法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79-83,共5页魏宝涛 
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1YJC751087);2010年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W2010182)
《文艺报》与中国当代新时期文学批评"主题场域"的建构关联紧密。借助文献资料整理,我们能够清晰地描绘和勾勒出《文艺报》建构主题场域的媒介行为轨迹。依托于构架思路,主题场域文化意义分析成为一种可行的策略;意义的文本组织内部具备...
关键词:《文艺报》 新时期文学批评 场域 构架 资料整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