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观、计量观与盈余质量评价——对主流研究的梳理与反思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马永强[1] 阳丹[1] 

机构地区:[1]西南财经大学

出  处:《会计之友》2009年第23期80-83,共4页Friends of Accounting

基  金:国家自科基金项目"中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机制发挥投资者保护功能的机理及其优化研究"(批准号:70702041)的阶段性成果;西南财经大学"211"工程三期建设资金资助

摘  要:信息观以有效市场假设和理性决策为前提,以会计信息的决策价值为核心,把盈余反应系数(ERC)作为衡量盈余质量高低的根本指标,然而单纯ERC指标很难客观评价上市公司的会计盈余质量和投资者保护水平。计量观通过Feltham-Ohlson超额盈余折现模型等计价模型打开了从会计盈余到公司价值的"黑箱",不过,由于忽略了真实性评价和市场反应蕴含的意义,计量观同样无法保证评价的科学性。

关 键 词:信息观 计量观 盈余质量评价 

分 类 号:F275.2[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F273.2[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