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业大学幼儿园“十一五”课题研究专辑 学前融合班中孤独症儿童的早期干预研究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莉[1] 白艳[1] 王晓萍[1] 

机构地区:[1]西北工业大学幼儿园课题组

出  处:《儿童与健康》2009年第8期8-16,共9页

摘  要:一、问题的提出 孤独症(亦称自闭症)是一种起始于婴幼儿时期的、由脑功能异常引起的长期发展障碍的综合症,以语言发育障碍、与人沟通困难、缺乏社会交往行为、刻板重复动作和对环境奇特的反应为特征。自从1911年由瑞士精神病医生Eager Blener首次提出,1943年美国精神科医生利奥·肯纳(Leo Kanner)命名为“婴幼儿孤独症”,一直到现在都被学者们所关注。1982年南京脑科医院陶国泰教授诊断出中国首例孤独症儿童,首先受到了国内医学界的关注。1994年国家教委开始把孤独症儿童的研究纳入培智学校的科研领域。以后逐渐在教育界、康复界、心理学界引发了对孤独症儿童教育问题的广泛性探讨和研究。

关 键 词:孤独症儿童 西北工业大学 早期干预 幼儿园 婴幼儿时期 精神科医生 语言发育障碍 南京脑科医院 

分 类 号:R179[医药卫生—妇幼卫生保健] R197[医药卫生—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