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酶两步法制备玉米微孔淀粉及其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维杰[1] 杨光[1] 杨波[1] 耿玮蔚[1] 李红卫[1] 

机构地区:[1]上海理工大学食品与生物技术研究所

出  处:《粮油加工》2009年第8期101-104,共4页Cereals and Oils Processing

基  金:上海市科技攻关重点项目(08521102000);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8ZR1415200)

摘  要:以玉米淀粉乳为原料,先后经过盐酸处理、含有α-淀粉酶和葡萄糖苷酶的pH值缓冲液处理,制成微孔淀粉。最佳工艺条件为:先使用8%HCl,在50℃处理4h,再使用1.5%α-淀粉酶,0.5%葡萄糖苷酶,于50℃、pH值5.0的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液中处理12h。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分析发现,前期的酸解处理主要起到降低淀粉颗粒结晶化程度作用,后期的酶解过程实际起到了增加微孔的作用。

关 键 词:酸酶两步法 微孔淀粉 Α-淀粉酶 葡萄糖苷酶 差示扫描量热(DSC) 

分 类 号:TS234[轻工技术与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