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良国[1] 颜金鹏[1] 刘少军[1] 刘东[1] 尤翠平[1] 钟欢[1] 陶敏[1] 刘筠[1]
机构地区:[1]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育部蛋白质化学及鱼类发育生物学重点实验室,长沙410081
出 处:《科学通报》2009年第14期2096-2107,共12页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基 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批准号:30725028);国家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批准号:2007CB109206);湖南省"芙蓉学者"特聘教授基金资助项目
摘 要:为了解两性可育、遗传性状稳定的异源四倍体鲫鲤基因组的进化情况,用ISSR,AFLP分子标记及cyclin A1和B1基因克隆的方法,从多倍体基因组和单个基因在多倍体形成前后的变化两个角度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异源四倍体鲫鲤经过连续15代培育,仍然保持了原始亲本遗传性状的稳定性,但基因组的遗传相似性及cyclins基因的碱基变异水平都说明异源四倍体鲫鲤具有明显的偏母性遗传特性.ISSR和AFLP分析表明,在异源四倍体鲫鲤基因组中,除了新产生的、原始亲本中没有的DNA条带外,还发生了原始亲本的DNA带纹消失,而且消失的带纹倾向于父本基因组.cyclins基因序列分析表明,在异源四倍体鲫鲤不同于原始亲本的核苷酸变异位点中,由于存在密码子单个碱基的非同义突变导致了异源四倍体鲫鲤新的氨基酸位点的产生.异源四倍体鲫鲤上述基因组的非加性变化,可能是应对杂交和多倍化冲击而使其趋于遗传稳定的一种适应性变化.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