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虚实之辨及其美学意义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苏洪强[1] 

机构地区:[1]广西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术系

出  处:《书法赏评》2009年第4期23-26,共4页Calligraphy Appreciation

摘  要:虚实源于《易传》的阴阳学说及道家“有”“无”学说,阴阳相摩相荡而衍生万物,虚实相生相长建构了书法的审美意象,进而营造书法之意境。书法创作中,虚实的运用有助于丰富审美意象,营造审美情境,造就审美品格,拓展审关外延,扩大审美心理空间,从而提升书法的审美价值。

关 键 词:中国书法 美学意义 阴阳学说 审美意象 《易传》 虚实相生 书法创作 审美情境 

分 类 号:J292.1[艺术—美术] I207.42[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