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德缺弱:一个透析中国古代思想道德教育的新视角——以“亲亲互隐”文本解读为切入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艾红梅[1,2] 任志峰[2] 

机构地区:[1]吉林工商学院社科部,吉林长春130062 [2]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吉林长春130117

出  处:《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67-69,共3页Journal of Jilin Business and Technology College

摘  要:公德缺弱在当今中国已成不争事实,究其原因乃以儒家为核心的传统道德伦理重私德、轻公德,主张个体本位之故。"亲亲互隐"是儒学中一著名命题,集中体现了传统伦理道德的这一特点。

关 键 词:公德 亲亲互隐 直德 

分 类 号:B824[哲学宗教—伦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