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亲互隐

作品数:44被引量:58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郭齐勇邓晓芒陈乔见胡治洪温海明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山东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孔子研究》《学海》《理论界》《中国人民大学学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孔子主张的“亲亲互隐”真是徇私枉法吗?
《人民法治》2025年第8期76-78,共3页王海鹏 
成语叶公好龙,想必大家耳熟能详。故事虽为杜撰,但叶公却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论语》、《庄子》、《左传》中都有关于他的记载。本文讲一则他与孔子论“直”的故事,该故事因涉及情与法的冲突,历来为儒家思想中最具争议的命题之一,...
关键词:情与法 叶公好龙 孔子 儒家思想 亲亲互隐 
“亲亲互隐”——从角色伦理的视角看儒家的个体伦理选择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4年第7期45-48,共4页朱佳琪 
自21世纪以来,“亲亲互隐”一直是儒家文化中被广泛讨论的话题,各家学说站在不同的角度和立场上对这一话题进行不同的回应。事实上,“亲亲互隐”的背后实为一个道德困境,是血亲关系和国家法律之间矛盾的具体体现,其根本原因就是个体被...
关键词:亲亲互隐 角色伦理 儒家文化 家庭 
经典与时代——关于“父子相隐”的争议与反思
《社会科学文摘》2019年第8期25-27,共3页华军 杨猛 
'父子相隐'之道关于'父子相隐',《论语·子路》有如下记载:'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结合原文可见,叶公言'直'在于讲述治下之民能够遵行法则...
关键词:父子相隐 亲亲互隐 差等之爱 
儒家“亲亲互隐”伦理的学理反思与逻辑辩难
《理论观察》2019年第7期25-27,共3页张博 
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项目“马克思义哲学的‘近康德式’现代性阐释研究”。(2018A116)
儒家伦理的最根基处是“仁”。对于仁的内涵的最通俗的解释是“仁爱”即所谓“仁者爱人”。但儒家的“仁”与墨家的“爱”有很大的区别。墨家讲“兼爱”,儒家讲“差等之爱”、“推己及人”。也就是说“亲疏远近”是仁之大小甚至仁或残...
关键词:儒家伦理 亲亲互隐 局限 
综贯与开新:试论郭齐勇的《孟子》诠释
《人文论丛》2019年第1期34-42,共9页欧阳祯人 李想 
郭齐勇先生的《孟子》诠释有两条线索,其一,以道德为枢纽将宗教、政治、道德融为一体,揭示出孟子性论的道德理性和道德情感,政论的正义论和民意论,人格修养论以持志为中心的持志养气的依存与内圣外王的统一。其二,他对政治、经济和文化...
关键词:郭齐勇 《孟子》学 性善论 正义论 亲亲互隐 
政治哲学视域下的“亲亲互隐”——以先秦儒、法思想为考察中心被引量:1
《孔子研究》2018年第3期65-73,共9页张新 
先秦政治哲学的完备性结构不是"个体—公民社会—国家"三重域,而是"身—家—国—天下"四重域;这一四重域式的完备性结构实乃先秦诸子讨论政治哲学问题的观念前提。与儒家强调四重域的连续性、一贯性不同,法家将四重域通约为"身—国"二...
关键词:亲亲互隐 儒家 法家    正义 
从“亲亲互隐”看儒家的家国关系
《中国儒学》2017年第1期63-76,共14页温海明 
儒家的家国关系可以从《论语·子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的角度加以分析和解读,对这段文本之前业内学者已经从不同角度,如伦理、故事、经学、政治、刑法、律典、生活等角度对其得失做了分析,本文在业内相关讨论的基础上,从家国关系的角...
关键词:亲亲互隐 家与国 儒家 伦理 中道 
守先待后 教书育人——郭齐勇老师为人与治学管窥
《中国儒学》2017年第1期404-440,共37页丁为祥 
郭齐勇先生是我的老师,也是国内一大批高校研究中国哲学与儒学之博士、教授的老师。2017年,郭老师将七十初度,而他在武汉大学任教也将33年。在这个值得庆贺的年份,我们这些在郭老师的指导与带领下进入中国哲学与儒学研究的学生和弟子们...
关键词:守先待后 冯友兰 角色伦理学 熊十力 儒家道德 亲亲互隐 
从“亲亲互隐”看儒学的内在特质
《小品文选刊(下)》2017年第10期212-212,共1页段博雅 
“亲亲互隐”是儒家极为推崇的处理道德冲突时的选择,本文诠释了“亲亲互隐”的内涵,重点论述了“亲亲”中体现出的人伦特征——角色性性人伦关系,并深究了礼在角色性人伦关系的体现,阐释了仁对礼的补充使得角色性特征的礼内涵道德...
关键词:“亲亲互隐” 儒学 角色性 人伦特质 
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论孔孟“亲亲互隐”中的权变智慧被引量:1
《道德与文明》2017年第3期141-146,共6页彭婷 
贵阳孔学堂2015年重大招标项目(kxtzd201504)
"亲亲互隐"是儒家权变智慧与经权观的典型表达。儒家经权观的最大特点是,在遵经不能维护正常人伦关系并体现经(道德规范)应有的道德价值甚至违背仁义本性的特殊情况下,或经不能详尽规定人伦实践中的具体情境时,主体依其仁义本心合宜权...
关键词:亲亲互隐 权变智慧 经权 原则性 灵活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