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海明

作品数:56被引量:100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儒家本论哲学孔子中国哲学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船山学刊》《江海学刊》《当代儒学》《现代哲学》更多>>
所获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张祥龙对儒家复兴意识的现代转化
《国际儒学(中英文)》2024年第4期105-112,199,共9页温海明 徐萃 
直面西方哲学和宗教的挑战,是当代复兴儒学的必然之路。张祥龙对此做出了重要的现代化阐释和理论重构,他的儒家复兴意识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借对20世纪儒家存在状态的反思,强调体悟祖先意识的重要性;明确儒家具有独特的“家”本体意识以...
关键词:张祥龙 儒家 复兴 意识 现代转化 
意本论:阴阳互动思维与量子思维
《湖北社会科学》2024年第12期5-14,共10页温海明 张沥丹 
以意本论哲学为枢纽,可以探寻中国传统阴阳互动思维与量子思维的相通性与关联性,并总结其在哲学和跨学科研究中的意义。具体而言,波粒二象性类似于意识与身体的阴阳互动关系;观测者效应与意本认识论中主客合一的思想相呼应;量子纠缠则...
关键词:意本论 阴阳 阴阳互动 量子思维 比较哲学 
洞悉《周易》智慧 助益现实人生
《走进孔子(中英文)》2024年第6期85-88,共4页温海明 
问:想读《周易》没有基础,入手难,怎么解决?答:学习《周易》,先要打基础。首先,要理解《周易》原理跟日月运行、阴阳变化有关系。《周易》内在结构的成型过程是从数到象,从象到卦,从卦到辞。数和象是《周易》最明显的特色,也是研读《周...
关键词:阴阳变化 《周易》 想读 现实人生 内在结构 成型过程 打基础 
心学的意哲学转化
《新华文摘》2024年第24期39-41,共3页温海明 
阳明学的重要基础之一是易学,远不止是基于《大学》的格物致知之学。就当下阳明学界的情况而言,强调对阳明学的认识要从易道悟人,可谓一场“哥白尼革命”,因为理解阳明读易悟道的境界,本来就是阳明学能够引发宋明理学的哲学革命的根本...
关键词:阳明学 《大学》 哥白尼革命 格物致知 宋明理学 心学 易学 悟道 
论邵雍心学工夫与宋明心学工夫的理论融通性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5期91-96,共6页温海明 庞子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邵雍易学哲学思想研究”(项目编号:23BZX030)。
邵雍的先后天学与儒家工夫论密不可分,言先天可谓之心法,言后天可谓之工夫,此中表现出重先天、轻后天,先天为体、后天为用的学问倾向。“心为太极”的提出使先天与后天之辨体现为本体与工夫的关系,邵雍一方面肯定本体即工夫,另一方面强...
关键词:邵雍 心学 工夫 王阳明  
“当代儒学的创造性转化”三人谈
《国际儒学(中英文)》2024年第3期124-140,195,196,共19页温海明 杨桂萍 王伟 
当代儒学的创造性转化是当前时代的重要课题,没有当代儒学的创造性转化,就没有当代儒学的创新性发展。要实现儒学的创造性转化,就要把儒学放在当代社会文化发展的历史情境当中加以考察,思考儒学的出路。儒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
关键词:当代儒学 创造性转化 西方哲学 伊斯兰文化 马克思主义 
道与意:孔子哲学思想的体贴与转化——林安梧的《论语》解读与儒者情怀
《孔学堂》2024年第3期82-90,205-215,共20页温海明 Zhu Yihua 
林安梧是用生命践行儒家圣道的哲学家,他的《论语》解读带着饱满而充沛的儒者情怀。他的解读体贴孔子与弟子们讨论的缘发境遇,不断穿透并转化孔子师徒对话的文字深意,超出了大部分现当代注解。林安梧用他的生命经验验证孔子的哲学思想,...
关键词:  孔子 林安梧 《论语》 儒家 
从《中庸》看中国文化的宗教性和超越性
《孔子研究》2024年第4期30-37,157,共9页温海明 
虽然《中庸》有很强的哲理性,但学界关于《中庸》的研究较少触及祖先崇拜和天地意识,即对其体现的中国文化宗教性和超越性挖掘不够。《中庸》之“诚”不仅是个人信念和意识的真诚,而且是“诚”于祖先、祖宗与天地的和谐状态之中。作为...
关键词:《中庸》 中国文化 宗教性 超越性 祖天之意 
走向“和合学”之路——张立文先生访谈录
《走进孔子(中英文)》2024年第3期67-75,共9页张立文 温海明 
口述成史,别辟蹊径。2023年,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推出“尼山文库·儒学学者口述史”项目,积极探求儒学学者个人的思想学术如何与社会变迁相交融、与时代发展相并行,以建立独具特色的儒学研究口述史文献库。2023年,...
关键词:张立文 儒学研究 哲学史家 中国人民大学 和合学 口述史 中国孔子基金会 思想学术 
重写汉代之哲学——《中国哲学通史》(秦汉卷)的哲学突破
《国际儒学(中英文)》2023年第4期149-159,185,共12页温海明 袁传志 
对汉代哲学史进行哲学研究,本应是关于汉代哲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但因为历史的和学术的原因,在《中国哲学史》的写作中,汉代研究受到的范式、话语限制相对明显,汉代哲学史总是被处理得不够“哲学”。相比之下,丁四新、龚建平新著的《中国...
关键词:汉哲学思维 汉代哲学 《中国哲学通史》(秦汉卷) 哲学突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