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祯人

作品数:93被引量:114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历史学院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主题:孔子先秦儒家儒家《中庸》刘咸炘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贵州社会科学》《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湖南省博物馆馆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乐是心之本体:阳明心学的美学向度
《哲学研究》2024年第9期53-59,共7页欧阳祯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冷门绝学专项重大项目“钱绪山学派、龙溪学派与近溪学派文献整理及思想研究”(编号22VJXT001)的阶段性成果。
阳明心学以心即理为基础,把主体之心落实在事事物物之中,强调知行合一、物我交融,体现了一定的审美取向,心学的审美向度由此派生出来。阳明心学强调我与物之间本来相续相联,物是主体性的一个组成部分,更是天地万物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心...
关键词:阳明心学 心即理 审美人格 审美境界 
论邓定宇良知之学的《易》《庸》导向
《江汉论坛》2024年第9期80-86,共7页欧阳祯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冷门绝学专项学术团队项目“钱绪山学派、龙溪学派与近溪学派文献整理及思想研究”(22VJXT001)。
邓定宇是王阳明再传弟子中的一位重要人物。其良知之学的《易》《庸》导向是上承阳明、龙溪的相关思想而来的提升与发展。之所以有这样的路径,不仅是此前《周易》和《中庸》在中唐以后,特别是宋明理学中一浪高过一浪的影响,而且也与邓...
关键词:邓定宇 颜子之学 《易传》 《中庸》 未发之中 
邓以讃的学问渊源及其思想旨趣考论
《人文论丛》2024年第1期335-343,共9页李想 欧阳祯人 
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专项学术团队重大项目“钱绪山学派、龙溪学派与近溪学派文献整理及思想研究”(22VJXT001)阶段性成果。
邓以讃之学经历了由静而动和重新入静两大转变,最终主张退藏于密的主静之学,亦即经由自我省察而自信本体。邓以讃的转变,一定意义上是先转向王畿,再由王畿重返罗洪先之学的历程,其中的媒介分别为张元忭与万廷言。邓以讃主张良知本体无...
关键词:邓以讃 王畿 万廷言 洞彻性体 退藏于密 得江右为之救正 
翟震川的哲学思想述论
《贵州社会科学》2024年第3期14-22,共9页欧阳祯人 
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专项学术团队项目“钱绪山学派、龙溪学派与近溪学派文献整理及思想研究”(22VJXT001)
明代嘉靖、万历年间,由于王阳明的及门弟子王龙溪等人到水西书院来讲学,阳明后学俨然在皖南地区形成了一个学术的中心,产生了大量阳明后学的传人。泾县的阳明后学翟震川是阳明学的再传弟子,深受王龙溪的影响,抵达了戒惧慎独之真机、中...
关键词:翟震川 未发之中 格物致知 一气流通 家国天下 
朱熹与王阳明为学之法的哲学追寻
《国际儒学论丛》2023年第2期212-226,293,共16页欧阳祯人 
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专项学术团队项目“钱绪山学派、龙溪学派与近溪学派文献整理及思想研究”(22VJXT001)的阶段性成果。
朱熹坚守的是正统的为学之法,强调为学当从读书开始,但又指出,读书是为学的“第二义”,第一义是志在圣贤。这样的思想切中了时代的弊端。在为学的终极目标上,他与王阳明并无二致。但是,在为学的“工夫”上,朱熹是“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
关键词:朱熹 王阳明 为学之法 精一之功 
《豫诚堂家训》的心学解读
《贵州文史丛刊》2023年第3期1-8,共8页欧阳祯人 
四川省社科院2020年重大项目《刘咸炘儒家哲学思想研究》(项目编号:SC20ZDZW005)阶段性研究成果。
朱柏庐是一位理学家,其《朱柏庐治家格言》主要在于言“礼”,而刘止唐的《豫诚堂家训》则重点在于言“心”,因为刘氏是阳明后学的馀绪。他以《中庸》为依据,提出了“天”“孝”“诚”“恕”的家训,借助于《大学》的“三纲领”“八条目...
关键词:刘止唐 《豫诚堂家训》 《大学》 《中庸》 
在儒墨的比较中看禅让制的思想内涵与价值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4期7-17,共11页欧阳祯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冷门绝学专项学术团队项目“钱绪山学派、龙溪学派与近溪学派文献整理及思想研究”(22VJXT001)。
整合传世文献与新近出土文献资料,依据先秦诸子百家思想的发展趋势可以推知,禅让制的思想应该萌生于孔子,形成于七十子,衰落于战国中后期强势“礼”学崛起的过程之中。这个过程反映了先秦儒家对中国传统政治体制在理论与实践层面的艰苦...
关键词:孔子 禅让制 出土文献 礼与仁 理与势 
《中庸》天命性情的流转与诗化哲学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4期70-79,共10页欧阳祯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冷门绝学专项学术团队项目“钱绪山学派、龙溪学派与近溪学派文献整理及思想研究”(项目编号:22VJXT001)。
《中庸》为人设置了一个崇高而富有诗意的来源——“天命之谓性”,所以,他是天民,拥有天爵,具有赤子之心,率直之性,他志在圣贤,树立了圣洁的信仰。其“中”与“庸”就是“忠”与“恕”的展开,《中庸》从方方面面围绕着“中立而不倚”“...
关键词:《周易》 《中庸》 鸢飞鱼跃 和而不流 於穆不已 
日本九州学派思想的巅峰展现——以《阳明学的位相》为中心
《日本学研究》2023年第1期337-341,共5页欧阳祯人 
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专项学术团队重大项目“钱绪山学派、龙溪学派与近溪学派文献整理及思想研究”(22VJXT001)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回顾了日本九州学派形成的过程,简要介绍了九州学派的奠基人楠本正继先生的家学渊源、成长历史和学术贡献。在此基础之上进而介绍了九州学派第二代代表性学人荒木见悟先生的《阳明学的位相》。这部著作从多个方面讨论了王阳明及其...
关键词:九州学派 楠本正继 荒木见悟 《阳明学的位相》 
论阳明后学对陆象山哲学思想的述评
《孔学堂》2023年第2期54-65,I0060-I0071,共24页欧阳祯人 Wang Xiaonong(译) 
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学术团队项目“钱绪山学派、龙溪学派与近溪学派文献整理及思想研究”(项目批准号:22VJXT001)阶段性成果。
王阳明从三个方面评价象山,第一,陆氏之学发明本心,先立乎其大,就是孟子之学;第二,陆氏之学简易直截,直承《周易》和孟子,与禅宗的关系不大;第三,在格物致知和知行合一等问题上与朱熹还有些割舍不开的地方,所以学问还不够纯粹和平,只是...
关键词:王阳明 陆象山 朱陆之争 阳明后学 历史定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