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显性矮秆基因Rht10在不同核遗传背景条件下致矮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6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傅大雄[1] 阮仁武[1] 刘光德 

机构地区:[1]西南农业大学农学系,重庆北碚400716 [2]重庆市农业局

出  处:《麦类作物》1998年第5期25-28,共4页

基  金:重庆市"九五"小麦育种攻关应用基础研究项目;重庆市小麦种子工程项目

摘  要:将携带 Rht10的显性矮源“矮变 1号”杂交转育成衍生矮源“渝矮 2号”。对包括矮变 1号及渝矮 2号在内的一组国内外显、隐性矮源在杂交一代株高的表现进行了研究 ,发现由于核遗传背景的改变 ,渝矮 2号的致矮能力较矮变 1号大为减弱 ,而与由携带 Rht3的显性矮源“大姆指矮”衍生而来的“矮苏 3”相当。指出无论 Rht3或 Rht10都适宜在杂交小麦育种中利用。并以此对显性矮源在自然界的发现、研究与利用进行了相应的讨论。

关 键 词:小麦 显性矮源 Rht10 矮化育种 遗传背景 核遗传 

分 类 号:S512.103.2[农业科学—作物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