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性矮源

作品数:9被引量:55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傅大雄阮仁武戴秀梅宗学凤胡奎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农业大学西南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麦类作物学报》《中国农业科学》《核农学通报》《西南农业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科委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小麦显性矮秆基因对株高、株粒重的影响被引量:3
《华北农学报》2008年第B06期1-6,共6页高中良 郑钦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370875);重庆市小麦遗传创新工程项目(C02020502)
利用4个普通小麦品种与13个不同显性矮源杂交回交数代以上产生的4套近等基因系,于2006年在非竞争群体条件下开展了近等基因系的二因素品系比较试验,研究矮源及轮回父本遗传背景两个主因素对近等基因系株高株粒重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1...
关键词:显性矮源 株高 近等基因系 株粒重 相关性 
近等基因系法对小麦显性矮源的研究被引量:31
《中国农业科学》2007年第4期655-664,共10页傅大雄 阮仁武 刘大军 宗学凤 殷家明 胡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370875/C02020502);重庆市科委小麦遗传资源创新工程项目资助
【目的】开拓小麦育种新矮源,克服自小麦矮化育种“绿色革命”以来,仅使用Rht1、Rht2、Rht8等少数几个隐性矮源的局限性,为选育高度集约化的小麦新品种提供条件。【方法】将国内外已定名的5个显性矮源Rht10、Rht3、Rht12、Rht21、奥尔森...
关键词:小麦 显性矮秆基因 弱致矮力显性矮源 近等基因系 矮化育种 
20个小麦矮源的致矮力及聚类分析被引量:2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第1期20-24,共5页阮仁武 傅大雄 
重庆市科委"十五"作物攻关项目(小麦遗传资源创新)资助课题农业部生物技术与作物品质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项目
用20个矮源作母本测配的F1代株高,研究矮源的致矮力及其与父本的关系,结果表明:致矮能力强的显性矮源 有矮变1号、绵11Rht 3和黄抗Rht 10;致矮能力较弱的隐性矮源有农林10、贵农40、渝46和84-2014;致矮能力较强 的半显性矮源有13个矮源...
关键词:小麦 显性矮源 致矮力 聚类分析 
用近等基因系研究小麦显性矮源对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被引量:6
《西南农业学报》2003年第4期8-13,共6页阮仁武 傅大雄 戴秀梅 
重庆市科委"十五"攻关项目-小麦遗传资源创新研究
为了筛选有利于育种的显性矮秆基因,利用5个普通小麦品种与5个不同显性矮源杂交回交6代以上产生的5套近等基因系,研究显性矮源对株高、株粒重、株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株粒数和穗重的影响。结果表明:显性矮源近等基因系之间的株...
关键词:小麦 近等基因系 显性矮源 经济性状 育种 品种 株高 株粒重 株有效穗数 穗粒数 千粒重 株粒数 穗重 
小麦主要显性矮源致矮力及遗传分析被引量:2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第4期321-324,327,共5页阮仁武 傅大雄 戴秀梅 
重庆市科委"十五"攻关项目
选用 7个显性矮源与 11个普通小麦品种按不完全双列杂交 ,研究显性矮源对株高的致矮能力及遗传效应。结果表明 :矮变 1号致矮能力最强 ,奥尔森、矮苏 3和西农 0 2致矮能力较强 ,BAU -Rht2 1、BUA -Rht12和西农 10的致矮能力较弱 ;西农 ...
关键词:小麦 显性矮源 致矮力 遗传分析 
小麦显性矮源对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被引量:6
《麦类作物学报》2002年第2期33-37,共5页阮仁武 傅大雄 戴秀梅 
重庆市科委"十五"攻关项目-小麦遗传资源创新
利用 5个普通小麦品种与 5个不同显性矮源回交 6代以上 ,产生的 5套近等基因系 ,研究显性矮源对株高、穗长、小穗数、穗下节间长、旗叶长和生物产量等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 ,显性矮源的近等基因系对回交父本的主要农艺性状有显...
关键词:小麦 显性矮源 近等基因系 主要农艺性状 
小麦显性矮源对株粒重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被引量:12
《麦类作物学报》2001年第3期9-12,共4页阮仁武 傅大雄 戴秀梅 
重庆市农作物育种攻关及小麦种子工程资助项目 (9710 4)
利用 8个普通小麦品种与 5个不同显性矮源进行回交产生的 8套近等基因系 ,进行了株粒重及产量构成因素的研究 ,结果表明 ,显性矮源对有效穗数没有显著影响 ,对株粒重、穗粒数和千粒重都有显著的降低作用 ,降幅最小的是具有奥尔森矮源的...
关键词:显性矮源 近等基因系 株粒重 产量构成 小麦 矮化育种 
小麦显性矮秆基因Rht10在不同核遗传背景条件下致矮能力的研究被引量:6
《麦类作物》1998年第5期25-28,共4页傅大雄 阮仁武 刘光德 
重庆市"九五"小麦育种攻关应用基础研究项目;重庆市小麦种子工程项目
将携带 Rht10的显性矮源“矮变 1号”杂交转育成衍生矮源“渝矮 2号”。对包括矮变 1号及渝矮 2号在内的一组国内外显、隐性矮源在杂交一代株高的表现进行了研究 ,发现由于核遗传背景的改变 ,渝矮 2号的致矮能力较矮变 1号大为减弱 ,而...
关键词:小麦 显性矮源 Rht10 矮化育种 遗传背景 核遗传 
新显性矮源——辐矮一号的矮化遗传分析被引量:1
《核农学通报》1989年第2期62-64,共3页苏敏 卢宗凡 李够霞 
关键词:小麦 辐矮一号 品种 遗传分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