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生“被就业”现象分析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汤舜[1] 

机构地区:[1]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出  处:《教育评论》2009年第5期63-66,共4页Education Review

摘  要:"被就业"现象产生的社会根源,是就业率指标的压力、相关监督和制约机制的缺失,以及其他"造假"手法效果不彰。主要危害是背离高等教育的宗旨和精神,影响国家教育政策的制定,侵犯了学生的权益。解决此种问题较为可行的办法,应是变更就业率统计的主体、完善相关监督机制,改革就业率统计的方法,以及不把就业率作为确定高校拨款、招生计划的硬指标。

关 键 词:高等学校 被就业 虚假就业率 

分 类 号:G647.38[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D669.2[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