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脱离的机制及其对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启示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潘清泉[1] 周宗奎[2] 

机构地区:[1]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武汉430079 [2]广西工学院

出  处:《复印报刊资料(思想政治教育)》2009年第11期66-71,共6页

基  金:本研究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05JJDXLX002)阶段成果.

摘  要:道德脱离是一种影响个体道德行为的认知机制,它受到个体差异变量的影响。个体的移情倾向性和道德认同与道德脱离负向相关,个体的犬儒主义特征与道德脱离正向相关,而不同类型的控制点倾向对道德脱离有着不同的影响。道德脱离可能更易导致非道德行为的发生。根据道德脱离的影响因素,采取教育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控制和降低个体的道德脱离倾向,进而降低非道德行为发生的可能性。

关 键 词:道德脱离 非道德行为 道德教育 青少年 

分 类 号:F299.233.5[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D619[政治法律—政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