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检测粪便APC、K-ras基因突变及BAT-26位点不稳定在结直肠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杨帆[1] 黄朝辉[1] 

机构地区:[1]苏州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江苏无锡214062

出  处:《山东医药》2009年第38期62-63,共2页Shandong Medical Journal

摘  要:目的探讨联合检测粪便APC、K-ras基因突变及BAT-26微卫星位点在结直肠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以52例结直肠癌患者、35例大肠良性病变患者和24例健康对照者为研究对象,以其粪便为材料,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技术,检测BAT-26位点微卫星不稳定性、K-ras第一外显子和APC第15外显子突变密集区的变异。结果52例结直肠癌患者,其粪便APC、K-ras基因突变及BAT-26微卫星位点检出率分别为48.1%(25/52)、42.3%(22/52)和17.3%(9/52);联合检测这三个靶点对结直肠癌和腺瘤的检出率为分别为76.9%、28.6%。结论联合检测粪便APC、K-ras基因突变及BAT-26微卫星位点是一种敏感性较高的结直肠癌早期诊断方法。

关 键 词:大肠肿瘤 结肠癌 直肠癌 APC基因 K-RAS基因 BAT-26微卫星位点不稳定 

分 类 号:R735.3[医药卫生—肿瘤]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