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奥巴马在上海的演讲看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差异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赵君胜[1] 

机构地区:[1]东北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  处:《林区教学》2010年第1期60-62,共3页Teaching of Forestry Region

摘  要:自从韩礼德和哈桑于1976年首次提出衔接理论,长期以来,围绕这一理论展开了许多研究。衔接是生成语篇的必要条件,是语篇的基础,是使语篇语言简练、信息突出、逻辑连贯的重要手段。20世纪60年代,对比语言学作为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开始跨越句子的束缚,把语篇作为研究的单位。研究者们在研究英语语篇和汉语语篇时发现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存在着差异。从韩礼德提出的衔接机制理论入手,以奥巴马访华时在上海的演讲稿(中英文)为分析语料,对比分析英汉语篇在衔接手段上的差异并总结差异产生的原因。

关 键 词:英汉语篇 衔接手段 对比分析 

分 类 号:H315.9[语言文字—英语]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