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春燕[1]
机构地区:[1]广东金融学院
出 处:《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0年第1期96-97,共2页Journal of Teaching and Management
摘 要:一、引言。 凯斯和莎勃(Joseph F.Kess& Ronald A.Hoppe)在其专著Ambiguity in Psycholinguistics中提出“语言无处不歧义”。歧义是存在于任何一种自然语言中的普遍现象。英语也不例外,由于英语本身具有词汇量大,同音词语多,语法灵活,句法结构松散等特点,在语言的应用过程中,较有可能产生歧义现象。人们普遍认为歧义是消极的,是语言的一种缺陷,应予以消除。然而歧义在语言实践中也有其不可忽视的语言价值,正如古罗马著名的修辞学家Quinlian所说的,“歧义是法庭中极有力的武器,是语言本身一种优越的特征”。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