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义现象

作品数:705被引量:731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陆俭明温伟力张法科甘智林李汉威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湘潭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郑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汉办“十五”科研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现代汉语中否定引起的歧义现象研究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年第6期136-140,共5页谭淑娜 
歧义现象是现代汉语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其中现代汉语中否定引起的歧义现象是比较常见的语言现象。文章旨在深入探讨此现象,弥补现有研究不足,为语文教学及日常交流提供指导。基于前人研究,采用归纳总结和文献分析法,从句子否定、否定...
关键词:歧义现象 羡余否定 否定焦点 否定辖域 
探究英语歧义现象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进展》2024年第20期131-133,共3页方园 
2022年安徽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变译视域下的双语词典译义系统构建”,项目编号:2022AH053081。
歧义是语言的基本属性之一,从古至今,诸多的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文章从语音、词汇、语法层面阐述英语歧义的类型,分析导致歧义的种种因素。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建立英语语言“歧义”这一概念,引导学生通过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歧义研究 歧义类型 英语教学 
数词触发歧义现象的认知机制研究
《现代语言学》2024年第8期371-377,共7页施亚茹 
数词在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中重要的一类,其引发的歧义现象值得关注。本文旨在对由数词所触发的歧义现象进行分析,归纳并分类这些歧义类型,进而挖掘其背后深层次的认知机制。其中数词在语义多范畴间的模糊性以及语义辖域的不确定性,是歧义...
关键词:数词 歧义 认知机制 识解 
现代汉语歧义及其积极意义
《汉字文化》2024年第3期7-9,共3页田清秀 
本文主要从对现代汉语歧义的界定、歧义产生的原因、歧义类型以及消歧手段等方面来论述,旨在对当前的歧义发展问题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同时指出歧义在日常生活中的积极作用。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要消歧,在日常生活中要巧妙地用歧。
关键词:歧义现象 消歧手段 积极作用 
社交媒体平台中汉语歧义现象的消解策略
《科技传播》2022年第21期98-100,共3页宋悦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于自然语言处理的汉语歧义现象研究”(项目编号:YY19209)资助。
用户在进行阅读时,如果遇到存在歧义的文本,就可能出现对内容理解偏误的情况。即使用户通过反复回读与结合前后文猜测等方法最终判断出了准确的句义信息,也是以降低阅读效率作为代价,那便违背网络社交高效性的初衷。从社交媒体的特征出...
关键词:社交媒体 歧义现象 网络语言 歧义消解 
题元理论与“对”字结构的歧义现象
《文学教育》2022年第30期179-181,共3页李潇潇 
“对厂长的意见”是现代汉语中讨论已久的歧义问题,以往的研究主要采用配价理论解释歧义现象。经过多年发展,局限于配价理论已经不足以深入探究歧义形成的原因和消解方法,而应选择句法和语义的接口——“题元”理论对“对”字歧义结构...
关键词:“对”字短语 潜在歧义理论 配价语法 题元理论 
英汉动结式的比较及汉语动结式歧义现象的句法学研究
《萍乡学院学报》2022年第4期82-85,共4页张晓雯 李梓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9YYD002);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19SJA1652)。
动结式结构存在于多种语言中,是语言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汉语动结式结构的学习也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难点之一。文章通过英汉动结式结构的语义学比较研究,利用树形图分析了英汉动结式结构的差异以及汉语动结式结构的自身特点,并根据句...
关键词:动结式结构 英汉比较研究 歧义 句法学 
英汉翻译中的歧义现象及翻译措施分析被引量:2
《汉字文化》2022年第14期149-151,共3页刘丽娟 
在使用任何语言时都会产生歧义现象,歧义是一种极为常见的语言现象。英汉翻译中的歧义现象除了会影响翻译结构的准确性外,还会为翻译人员带来一定的挑战,导致口译和笔译经常出现翻译错误的现象。本文将会对英汉翻译中的歧义现象及翻译...
关键词:英汉翻译 歧义现象 翻译措施 
对英语歧义现象的分析
《新作文(教研)》2022年第4期0261-0262,共2页韩芸泽 
歧义是所有语言的一项重要特征,英语也不例外。许多原因都会导致歧义的存在。错误和误会也经常由于日常交际语言里的歧义而发生。然而,如果歧义能够在某些特定的场合和恰当的语境下合理地应用,它就能够让语言更加生动形象甚至产生意想...
关键词:英语歧义 修辞化应用消歧 
浅谈词语歧义现象--以“通知”等词为例
《古汉语研究》2022年第1期105-116,共12页刘芳 王云路 
在相同的句法位置上,“通知”等词可以理解为并列结构,也可以理解为状中结构,这种结构歧义现象不是孤例。词义的引申与认知程度表达的模糊性为“通知”等词的歧义理解提供了理据。随着应用的广泛和语言明晰性要求,词义脱落,这种歧义现...
关键词:通知 核心义 歧义 模糊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