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新文化运动“偏激”说驳议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朱文华[1]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中文系)

出  处:《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1-7,共7页Journal of Anhu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B104)

摘  要:“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一个革故鼎新、继往开来的重要环节。“五四新人物”所予以激烈批判(抨击、清算、否定、抛弃)的“旧思想”“旧文化”,其实主要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最落后反动,流毒也最为深广,尤其是在现实的社会政治生活与文化生活中仍然产生恶劣作用与消极影响的东西,所以,整体上不存在“偏激”问题。对于“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客观出现过的某些“偏激”情况,需作具体的分析。而有的“偏激”问题,又正是首先由“五四新人物”阵营自身引起警觉,并且主动、自觉、公开地提出问题和着手解决问题(即“自我纠偏”)的,尤其是胡适所做的“纠偏”工作(“整理国故”)更是很好地规划并且切实地引导了“五四”以来中国现代学术文化的进步与发展。

关 键 词:“五四”新文化运动 整理国故 陈独秀 胡适 鲁迅 杜亚泉 《新青年》 《东方杂志》 

分 类 号:K261.1[历史地理—历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