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种特殊的写作方式重申真理的人民性——“我为谁写作?”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文喜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世界问题研究中心

出  处:《现代哲学》2010年第2期1-8,共8页Modern Philosophy

基  金:张文喜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重建历史唯物主义历史总体观"(08BZX074);中国人民大学"明德青年学者培育计划项目"(10XNJ039)阶段成果

摘  要:对彰显自由民主社会的当今读者而言,展开书报检查和隐微写作方式的讨论,实属困难重重,却不失为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西方哲学史的一种方式。我为谁写作?哲学家能否公开传播真理?书籍报刊应不应该具有人民性?(懂得)真理所托诸的那类人是学者,普通人,还是举世罕有的哲人?谁是够资格的读者?都是这种讨论的题中应有之义。我们有理由相信,虽然人们读过马克思早期的政论文章,也读过恩格斯的《费尔巴哈论》,但很少有人从一种特殊的写作方式的视角来考察这些文章。我们试图在这里阐明:这些作品其实围绕着哲学与社会的关系反复讨论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某种恢弘的主题——真理的人民性。

关 键 词:隐微写作 马克思主义哲学 人民性 书报检查 真理 

分 类 号:B0-0[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