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歌”“无算乐”的正变与《诗经》的编订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黄震云[1] 孙娟[2] 

机构地区:[1]中国政法大学中文系,北京昌平102249 [2]南京晓庄学院文学院,江苏南京211171

出  处:《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42-43,57,共3页Journal of Soochow University(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  金:中国政法大学校级资助项目成果

摘  要:礼书中记录的诗名与今本《诗经》不少对不上号,《肆夏》等组诗《诗经》也未收录。礼经中《大射》、《乡饮酒礼》、《乡射礼》、《燕礼》涉及正歌和无算乐,四礼都是合乐性质,由享礼、燕礼、陔礼构成。具体地说,飨礼从升歌奏乐开始,然后是燕礼,最后奏《陔》为终礼,表示警示与送别。燕礼又分为规定爵与无算爵,至卒爵以后才是无算乐。《仪礼》产生于战国时期,正歌和无算乐的仪注叙述的文献根据来源为大雅的《既醉》和《行苇》。由这些记录我们知道,诗礼乐在两周期间经过多次补充调整,最后形成现在的《诗经》。正歌和无算乐之说是后人解读之语,二者本随时调整正变,类似于正乐和散乐转换,具有动态特征,而这正是《诗经》编定前的形成与转型的不二法则。

关 键 词:正歌 无算乐 补正 

分 类 号:I207.22[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