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先秦时期“比德”审美观的形成与发展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吴坷[1] 

机构地区:[1]大连大学人文学部

出  处:《考试周刊》2010年第14期45-46,共2页

摘  要:一、“比德”审美观产生的思想文化背景 先秦时期是意识形态较为活跃的一个时代,同时也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时代.“一方面摆脱原始巫术宗教的种种观念传统,另一方面开始奠定汉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①因此,自然物由神灵化向道德化的转变成为可能。在中华民族传统审美思想中,自古就具有深厚的伦理特质。从“万物有灵”到商周时期“天人合一”的自然观转变,使人们在对自然物进行审美观照的时候,自觉地将自然界与人的伦理道德联系起来,形成了一种以自然物比拟人格道德的“比德”审美思想。

关 键 词:“比德” 审美观照 先秦时期 思想文化背景 审美思想 民族传统 自然物 意识形态 

分 类 号:B83-06[哲学宗教—美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