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吴坷[1]
机构地区:[1]大连大学人文学部
出 处:《考试周刊》2010年第14期45-46,共2页
摘 要:一、“比德”审美观产生的思想文化背景 先秦时期是意识形态较为活跃的一个时代,同时也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时代.“一方面摆脱原始巫术宗教的种种观念传统,另一方面开始奠定汉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①因此,自然物由神灵化向道德化的转变成为可能。在中华民族传统审美思想中,自古就具有深厚的伦理特质。从“万物有灵”到商周时期“天人合一”的自然观转变,使人们在对自然物进行审美观照的时候,自觉地将自然界与人的伦理道德联系起来,形成了一种以自然物比拟人格道德的“比德”审美思想。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