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句英译汉实践看“刚柔”之说对翻译教学的启示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安萍[1] 胡明亮[2] 

机构地区:[1]山西大学外国语学院,山西太原030006 [2]湛江师范学院英语系,广东湛江524048

出  处:《理论月刊》2010年第4期119-121,共3页Theory Monthly

摘  要:英语语法的刚性和汉语语法的柔性形成鲜明对照,这对英语长句的汉译起到了启示作用。英语长句大多结构复杂、层次众多、形式严密,表现出很大的刚性;而汉语多使用流水句,层层交待,句式灵活,表现出相当的柔性。如果在翻译时对此差异认识不够,"刚"愎自用,以"刚"译"刚",就会不可避免地产生翻译腔。因此,在翻译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充分把握"刚"与"柔"之差异,让学生认识到只有以"柔"克"刚"才能在翻译英文长句时,摆脱洋腔调,译出地道得体的中文。

关 键 词:刚性 柔性 翻译腔 

分 类 号:H159[语言文字—汉语]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