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新腔与老调 似又不似为妙招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周雪[1] 

机构地区:[1]淮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安徽淮北235000

出  处:《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154-156,共3页Journal of Huaibei Coal Industry Teachers‘ College: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安徽省教育厅2010年高校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重点项目"黄梅戏旦角表演艺术研究"(2010SQRW060ZD)

摘  要:黄梅戏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辉煌精品《天仙配》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当前黄梅戏遭遇困境,新编黄梅戏难以被观众认可,"像不像"的问题制约着黄梅戏的发展。黄梅戏创新的首要问题是,观赏者应当了解戏曲审美中平俗与新颖的辩证关系;作曲家应当把握黄梅戏创作的新颖性与可接受性原则,不妨借鉴齐白石的创作经验,用"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创作手法来处理新编戏曲与传统戏曲的关系。

关 键 词:黄梅戏 审美价值 新颖性 可接受性原则 

分 类 号:J607[艺术—音乐]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