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田海平[1]
机构地区:[1]东南大学哲学与科学系
出 处:《江海学刊》2010年第3期49-56,共8页Jianghai Academic Journal
基 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6-0474)资助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的思想道德与和谐伦理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号:05&ZD040)的子课题"全球化;高技术;市场经济背景下中国和谐伦理的理论与调查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本调查以伦理关系的自我、家庭、社会、国家四个维度进行问卷设计,以公务员、进城务工者和青年大学生三大群体为取样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调查表明,目前我国伦理关系领域主要受到四种伦理规定(意识形态、市场经济、西方现代性和传统文化)的影响,产生出认同危机和自由危机。这是全球化、高技术、市场经济背景下中国伦理关系经历结构转型的重要表征。变革时期伦理关系的主流发展趋势是公私分域的伦理关系之建构以及"新五伦"及其德性的培育。调查和分析建议,新时期我国和谐伦理关系建构的路径是"提升德性"和"完善规范":一是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新型伦理关系建构中的指导作用;二是由民生道德关注和道德建设来支持对国家和社会的认同,提升公民道德素养,优化社会公德生态;三是完善各种规范体系,提供道德规范所必需的制度性支援。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91.3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