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郎晓娟[1]
机构地区:[1]湖州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浙江湖州313000
出 处:《外语研究》2010年第3期97-101,共5页Foreign Languages Research
摘 要:美国著名作家塞林格之《麦田里的守望者》以16岁的主人公霍尔顿逃学三日的人生历程,展示了美国社会乃至整个文化价值体系的扭曲与危机,也"临床性地深度描述了"美国文化在主体行为、主体心理、情感结构等表层与深层的病理特征。本文以霍尔顿的流浪轨迹为线索,诊断该小说所表征的、使霍尔顿感到厌倦、郁闷、恶心、绝望的文化图式。笔者认为,二战之后美国社会的保守型转型、封闭性求同、死亡性欲望使美国19世纪以来能动性的文化能量几乎耗尽,使符合自然伦理的美国文化完全堕落成一种意识形态控制,使整个社会进入一种"极度病态性"的文化模式,其主要表现是:以过去或恐惧未来为参照系的话语意义系统,即文化的后喻性,以现实判定缺失所导致的全社会道德恐慌,最后变成一场群体性的、大众歇斯底里般的文化灾难。小说的这些表征说明当时美国文化或其情感结构呈现一种严重的文化病理。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