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中能指与所指的多元对应现象——以叙事人称为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祁艳红[1] 彭爽[2] 

机构地区:[1]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2]吉林大学文学院

出  处:《文艺争鸣》2010年第7期147-149,共3页

基  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百年汉语代词研究史;编号:2009B054);东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青年科研团队项目(项目名称:汉语代词的功能研究;编号:NENU-SKD2009)

摘  要:瑞士语言学家费尔迪南·德·索结尔认为,“语言是一种表达观念的符号系统”,“语言符号是一种两面的心理实体”,是能指和所指的结合。所指就是概念,能指是声音的心理印迹,即音响形象。任意性是语言符号的第一原则,他支配着整个语言。

关 键 词:叙事人称 能指 文学作品 对应 语言学家 语言符号 符号系统 任意性 

分 类 号:H0[语言文字—语言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