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儒道民生思想之比较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胡俊修[1] 朱子夏[1] 

机构地区:[1]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宜昌443002

出  处:《广西社会科学》2010年第8期29-32,共4页Social Sciences in Guangxi

基  金: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9]097)

摘  要:春秋战国时期,儒道两家学者基于对民生疾苦的深切感知,从各自立场提出了成熟至臻的民生关怀思想。在体恤民生的诉求路径上,儒家提倡积极有为之治,主张君王大行仁政以养民、富民,而道家则倡导消极的"无为之治","无为而民自化,无事而民自富",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但是,两者的终极目标又是高度一致的,都以改善民生为工具理性,以达致君王江山永固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最终标的。

关 键 词:儒家 道家 民生思想 仁政 “无事而民自富” 

分 类 号:B222[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B22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