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宜昌443002
出 处:《广西社会科学》2010年第8期29-32,共4页Social Sciences in Guangxi
基 金: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9]097)
摘 要:春秋战国时期,儒道两家学者基于对民生疾苦的深切感知,从各自立场提出了成熟至臻的民生关怀思想。在体恤民生的诉求路径上,儒家提倡积极有为之治,主张君王大行仁政以养民、富民,而道家则倡导消极的"无为之治","无为而民自化,无事而民自富",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但是,两者的终极目标又是高度一致的,都以改善民生为工具理性,以达致君王江山永固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最终标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