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的意蕴与有意味的形式——论聂华苓《桑青与桃红》的主题与艺术手法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迎[1] 

机构地区:[1]郑州大学文学院

出  处:《语文知识》2010年第3期96-96,F0003,共2页

摘  要:漂泊或流浪是中西文学的重要母题,“在路上”的生存质态呈射的是人类的迷惘和追求以及获得拯救的渴望。聂华芩的《桑青与桃红》将女主角置于时代离乱和文化隔疏的环境中,探求人类的家园之根与心灵归宿。而“有意味的形式”则有助于促成文本的苍凉感。

关 键 词:聂华苓 《桑青与桃红》 流浪女性 艺术手法 

分 类 号:I207.42[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