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小说中“现代性”的起源、形态与文化特性  被引量:7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耿传明[1] 

机构地区:[1]南开大学文学院

出  处:《文学评论》2010年第5期141-145,共5页Literary Review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现代中国乌托邦小说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07BZW052

摘  要:从梁启超倡导"小说界革命"到陈独秀开启的"新文化运动",是一个环环相扣的文学变革过程,因此将其联在一起作一整体性的综合考察,对于理解中国文学的古今之变很有必要。从近代小说变革的主导倾向而言,它呈现为一种自觉、能动的现代性形态。与这种自觉、能动的现代性小说形态不同,近代都市通俗文学立足于以"饮食男女"为主要内容的都市日常生活经验,更多地表现出一种受动式、经验累积型的现代性特征。近代小说的现代性起源于受动性的现代性,但引领文学走向现代的主导倾向则为自觉、能动的现代性追求。

关 键 词:“小说界革命” “现代性” 小说形态 清末民初 文化特性 起源 日常生活经验 “新文化运动” 

分 类 号:I207.42[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