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邵宜[1]
机构地区:[1]暨南大学汉语方言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632
出 处:《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112-117,共6页Jinan Journal(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赣方言宜丰话语法研究>(批准号:10BYY015)
摘 要:时间助词"时"在一串音节链末尾时经历了由实到虚的演进过程,当另一串与之处在同一个意义关系中的音节链在叙述事件不再强调时间概念时,"时"的语义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其时间意义趋于模糊,而语法符号的作用逐渐突出。由于语义焦点前移,结构经过重新分析,"时"虚化为助词成分,语音表现为轻声,附带停顿功能。"时"在这种句法位置上多表示假设关系。归纳起来,"语义虚化"是起因,"重新分析"是手段。"时"的这种用法在今天的赣方言仍很活跃,湘方言及闽赣等地客家话中也有反映。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