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赵川兵[1]
出 处:《古汉语研究》2010年第3期83-91,共9页Research in Ancient Chinese Language
摘 要:连词"和"的来源目前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和"本为"唱和"义,连词"和"与本义无关,而是"龢"的假借字;一种认为"和"本为动词,最初是"拌和"的意思,后来发展出连词的用法,那么也就无所谓假借。本文从音、形、义三个方面将"和""龢"进行对比分析,认为:"和""龢"实同一个词,"龢"字较古,"和"是"龢"的省写,连词"和"来自于"和"本身,无所谓假借,至于"和"可溯的一个动词源头,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可以上溯到"应和""唱和"义,但"调和"义是"和"演变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连词"和"自产生之后,在通行的文献中多写作"和",但明清之际也有写作"合"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