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金森在中国的诗名显晦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康燕彬[1] 

机构地区:[1]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出  处:《社会科学家》2010年第10期29-32,共4页Social Scientist

基  金:2010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狄金森在中国的接受与重读研究>(10CWW015)

摘  要:美国诗人狄金森在中国的文化旅行有赖于中国读者的译介与阐释。早在20世纪上半叶,文坛已对狄金森有所关注。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三十年,崇尚集体的主流意识形态把她排斥在翻译选择之外。新时期的译者有意彰显她的社会关怀。八十年代以降,大陆渐渐兴起一股阅读狄金森的热潮;狄金森的个体特质得到认可与赞誉,甚至成为商业炒作的卖点。中国本土的意识形态、文化气候影响了狄金森翻译的面貌、读者对她的接受、以及她的文学声誉的显晦。

关 键 词:艾米莉.狄金森 译介 接受 文学声誉 

分 类 号:I106.4[文学—世界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