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濒危语言有声语档建设再论——OLAC技术规范及其适应性  被引量:8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范俊军[1] 

机构地区:[1]暨南大学汉语方言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632

出  处:《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90-96,109,共8页Journal of Northwest Minz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广东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岭南方言资源监测及资源库建设"(编号:07JDTDXM74004)

摘  要:建立科学的理论规范和实践规程,是少数民族濒危语言有声语档建设的基础工作。国际民间协作组织——开放语档联盟,针对语言资源数字网络化立档制定了一整套技术标准和建议性文件。这些文件对于制定我国濒危语言有声语档建设的语料类型标准、语言编码标准、数据格式标准和内容描述规范,有重要的参考借鉴价值。濒危语言有声资源数字化立档,应充分吸收这些标准和实践建议,结合语言国情,进一步补充和完善。少数民族濒危语言田野调查者应破除本位主义观点,依照统一的理论规范和实践规程,进行有声资源的采录与立档,把语言资源无私地奉献给社会。

关 键 词:少数民族濒危语言 有声语档 OLAC 开放语档联盟 语料库 语言资源 

分 类 号:H01[语言文字—语言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