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孙丽娟[1]
出 处:《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150-154,共5页Journal of Bohai University: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 金:2010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辽宁发展低碳经济的伦理价值研究>的支持(项目编号:2010lslktzx-02)
摘 要:生态伦理学领域存在着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念上的分歧,严重影响了生态伦理为解决生态危机问题而进行的道德辩护的功能。从表面上看,分歧缘于两者之间存在"自然存在物是否有道德地位"的观念差异,深层则反映出两种理论都存在人性的缺失,出现了作为生态伦理哲学基础的错位问题。生态危机的实质是人性危机,近代以来形成的现代性人性观是造成生态危机的深层原因。要解决生态危机问题,就要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消解现代性人性观,形成关爱自然界的人性,构建为人自身立法的新型生态伦理学。
关 键 词:生态伦理学 人性 现代性:人为自身立法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