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于“心形”视觉表现形式背后的符号性思考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鑫[1] 杨丹[1] 

机构地区:[1]海南大学三亚学院,海南三亚572002

出  处:《文艺生活(中旬刊)》2011年第2期180-181,共2页

摘  要:“心形”是当代文化语境中无数视觉符号之一,在当代视觉传达活动中它以情感诉求为目的演绎了不同的视觉表现形式,成为认知率和应用率极广的视觉语言代码。这种大众化的视觉现象,人们对它熟视而无睹,很少深入地加以思索。笔者绕开“心形”符号表面的形式特征,借用“符号学”中的“理据”和“格式塔心理学”中的“场效应”对其存在的内在形态和外在环境进行理性解析,最终,以“适”于内在形态、“合”于外在环境两个方面归纳视觉符号在当代文化语境中的应用规律。

关 键 词:心形 符号理据 场效应 

分 类 号:J022[艺术—艺术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