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接受美学看家庭伦理剧中的“通俗性”与“民族性”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孙志祥[1] 杨蕊[1] 

机构地区:[1]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  处:《电影文学》2010年第22期102-103,共2页Movie Literature

基  金: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翻译的意识形态维度的系统研究”资助(项目编号:2010SJB740003)

摘  要: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电视剧一直处于变化之中,从最初的青睐外国剧到名著拍摄高峰,再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平民叙事风格的呈现,由此促使了家庭伦理电视剧获得令人瞩目的大发展。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家庭伦理剧蕴含的本质特性为"通俗性"与"民族性",着眼于接受主体——观众的审美心理,从而达到实现甚而超越观众的期待视野的目的。

关 键 词:接受美学 家庭伦理剧 “通俗性” “民族性” 期待视野 

分 类 号:J905[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