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空白中国化的N个理由——对全球化时代文艺理论民族身份认同的思考  被引量:8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丽辉[1] 

机构地区:[1]云南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出  处:《当代文坛》2011年第3期24-28,共5页Contemporary Literary Criticism

摘  要: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加速了世界一体化的进程。然而,经济技术的一体化不同于精神文化的一体化。经济的一体化,可使"有余"补"不足",而精神的一体化则不可以强而凌弱。鉴于此,文化的全球化应是建基于差异性、多样性、本土性、民族性之上的全球化;文化的一体化,应是"和而不同",同中有异的一体化。否则,民族个性的泯灭,民族身份的丧失,势必会导致世界精神文化生态的严重失衡。具体而言,作为人类文化结晶之一的艺术空白理论,富有鲜明的民族个性,而这个民族不是别的,就是中华民族。文章立足于全球化语境中的民族艺术理论建构问题,对空白理论的民族性思考作出阐述。

关 键 词:全球化 艺术空白 民族身份 文艺理论 精神生态 

分 类 号:I0[文学—文学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