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接受者角度看《大众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何理[1,2] 

机构地区:[1]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400715 [2]川北医学院学生处,四川南充637000

出  处:《前沿》2011年第11期78-80,共3页Forward Position

基  金: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课题经费资助项目(SC09W013);四川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9-2010年度课题经费资助项目(SCSZ2009147)

摘  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经典著作《大众哲学》用通俗的语言、生动的例子阐释哲学原理,艾思奇从接受者角度出发,探索多种路径接近读者,创设对话语境,使话语内容和读者生活密切相关。当前,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该借鉴《大众哲学》的语言经验,从接受者角度出发,根据受众需要确定主题,回归"生活世界"阐述主题,引入历史案例论证主题,为广大人民群众系统解读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重大现实问题、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关 键 词:接受者 《大众哲学》 受众需要 生活世界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分 类 号:A81[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