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红卫[1]
机构地区:[1]淮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淮北235000
出 处:《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148-152,共5页Journal of Huaibei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安徽省2009年度高等学校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英汉情态动词语法化比较研究"(2009SQRS076)
摘 要:以语法化理论为基础,考察了英语和汉语主要情态动词的语法化路径及其机制。研究发现,无论是在英语还是在汉语中,情态动词的语法化都是从以施事为取向的情态分别演变出以说话者为取向的情态和认识情态。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正是由于隐喻和推理(或转喻)这些语法化机制在不同的语言中是相似的,所以才有了英汉情态动词共时平面上意义的相似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