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审美反映论”到“综合创新论”——对文艺学30年发展历程透视及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彭海云[1] 

机构地区:[1]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  处:《文艺评论》2011年第7期14-19,共6页Literature and Art Criticism

摘  要: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进入了“文革”后的新时期,至今已经是三十多年。在这三十多年里,中国社会发生了剧烈的转型,反映在文艺学领域亦是如此,无论是文学研究观念还是方法,都有了较大的变化。在我看来,总体而言,这一期间的文艺学发展经过了由一到多,再由多到合的艰难历程。即由改革前的“反映论”一家独大,主导文坛到上世纪80年代“主体论”、“审美论”等流派的百家争鸣、众声喧哗式解说再到上世纪90年代后,在观念分化、多元竞争的基础上,渐次呈现出来的是一种走向交流对话、综合创新的发展态势。

关 键 词:综合创新论 审美反映论 80年代 中国社会 70年代 “文革” 文学研究 百家争鸣 

分 类 号:I0[文学—文学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