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彭海云[1]
机构地区:[1]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 处:《文艺评论》2011年第7期14-19,共6页Literature and Art Criticism
摘 要: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进入了“文革”后的新时期,至今已经是三十多年。在这三十多年里,中国社会发生了剧烈的转型,反映在文艺学领域亦是如此,无论是文学研究观念还是方法,都有了较大的变化。在我看来,总体而言,这一期间的文艺学发展经过了由一到多,再由多到合的艰难历程。即由改革前的“反映论”一家独大,主导文坛到上世纪80年代“主体论”、“审美论”等流派的百家争鸣、众声喧哗式解说再到上世纪90年代后,在观念分化、多元竞争的基础上,渐次呈现出来的是一种走向交流对话、综合创新的发展态势。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6.14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