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标记性”比较英汉语言的性别歧视现象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芝花[1] 邓晓芳[1] 

机构地区:[1]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重庆400700

出  处:《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101-104,共4页Journal of Southwe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摘  要:在英语和汉语中,有一部分词汇显示出很明显的性别歧视现象。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既是一种语言现象,也反映了历史上"重男轻女"的社会现象。文中基于标记理论,从"形式标记"、"分布标记"和"语义标记"等方面,对英汉中的性别歧视语言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发现英汉语言中词汇的性别歧视色彩都可以通过"有标记性"和"无标记性"来体现,但在具体形式上有些细微的差别。

关 键 词:性别歧视 标记性 形式标记 分布标记 语义标记 

分 类 号:H319[语言文字—英语]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