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空”及其实践义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新水[1] 

机构地区:[1]苏州大学哲学系,江苏苏州215123

出  处:《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42-47,共6页Journal of Soochow University(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 Edition)

摘  要:佛学中所谓的"有",含义有二,即"自性有"与"无自性之有";"无"则可区分为"自性无"与"绝对无"两种含义。在梵文中,"空"也可解作"无",但作为佛学的核心概念,"空"的特殊含义为"无自性"。诸法缘起故无自性。无自性之有即"假有"。缘生法既是空又是假有,此为"中道"。故缘生法与空性、假有、中道等概念的指称相同,皆为无自性之有。对"空"的理解,最终依赖于实践的体证。

关 键 词:缘起  假有 中道 

分 类 号:B2[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