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细菌易位的发生机制  被引量:7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中秋[1] 陈烨[1] 姜泊[1] 

机构地区:[1]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消化科,广州510515

出  处:《中华消化杂志》2011年第7期496-499,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Digestion

摘  要:肠道是人体最大的细菌及内毒素储存库,肠道微生态环境中约有1×10^14个微生物群,包括细菌、病毒、原虫及真菌等,其中最主要为细菌,称为肠道菌群。1966年,Wolochow首先提出细菌易位(bacterial translocation)一词,指原存在于肠腔内的细菌和(或)内毒素,通过某种途径越过肠黏膜屏障,进入肠系膜淋巴结、门静脉系统,继而进入体循环以及肝、脾、肺等远隔器官的过程。

关 键 词:肠道细菌易位 发生机制 肠道微生态环境 肠系膜淋巴结 肠黏膜屏障 门静脉系统 微生物群 肠道菌群 

分 类 号:R574[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