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会永[1]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
出 处:《浙江学刊》2011年第5期71-77,共7页Zhejiang Academic Journal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编号:09YJC720030);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100480165)成果
摘 要:康德的历史目的论学说经常遭到研究者们的忽视或误解,然而这一学说对于全面理解康德的历史哲学和整个批判哲学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它是康德克服世界二元论,达到全面理解"人是什么"的进一步尝试。康德分别考察了历史的自然目的和道德目的,最终揭示出至善乃是历史的最终目的。至善作为一个理想的目标,不是客观的知识,因此只能对它采取道德信仰的态度。这样,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就是拥有道德信仰的人类在至善理念的引导下不断走向完善的过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63